近日
2025年贵州省公路学会
科学技术奖结果正式公布
贵州公路集团凭借在桥梁建造
边坡监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一举拿下
两项二等奖 一项三等奖
这些技术如何破解施工难题?
一起来看↓
01
花江峡谷大桥索塔高扬程泵送
高性能混凝土配方研发及其养生关键技术研究
奖项:桥梁与隧道专业组二等奖

花江峡谷大桥索塔施工现场
该项技术研究针对花江峡谷大桥这一世界级工程索塔施工中混凝土高扬程泵送难题,项目团队研发了粉煤灰-硅灰-降粘剂三元复合掺合料方案,优化胶凝材料与骨料级配,实现了粉体材料的密实堆积,显著提升了混凝土在高扬程泵送中的流动性、力学及耐久性能。同时,采用高吸水树脂自粘式饱水养护膜包裹养生,形成多高程适应性配合比体系,保障了全流程泵送性能与长期稳定。
针对高墩柱所处高风速环境,项目团队系统研究风速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明确掺合料种类与养护制度对抗碳化的关键作用,开发专用制备与饱水养护系统,构建完整养护工艺。通过低碱水泥、活性骨料控制及矿物掺合料复配,建立碱含量控制方法,为高风速条件下工程安全与材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02
基于无线透地通信技术的
边坡深部位移监测方法研究
奖项:综合专业组二等奖

东清高速边坡监测系统工程示范点
该项技术研究创新采用多滑面柔性监测设计,克服了传统设备因通信中断或超量程难以监测多滑动面的问题。该系统通过MEMS加速度传感器与欧拉角解析算法,精准解算单元空间姿态;无线透地通信设备在非均匀地质介质中实现了4米的信号传输距离和0.25毫米的位移监测精度,能够实时、精准捕捉山体内部多个滑动面的微小位移,为复杂环境下滑坡体的全过程连续性监测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03
现浇箱梁全装配化钢管柱
贝雷梁支架成套技术研究
奖项:桥梁与隧道专业组三等奖

顶云枢纽互通施工现场
该项技术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曲线现浇箱梁分层浇筑施工中支架与已浇筑结构协同受力机理和支架验算荷载合理取值,分层浇筑施工中已浇筑结构受力安全性控制技术和装配式抱箍节点连接钢管柱支墩设计标准化、节点构造优化及产品定型化研究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该技术首次建立了钢管柱法兰螺栓连接节点有限元模型和装配式抱箍有限元模型,从而促进了装配式钢管支墩贝雷支架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和钢管支墩的装备产品化,解决了装配式钢管支墩力学模拟的困难,提升了施工安全与效率。
此次获奖,是对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未来,集团将持续深化和推广获奖成果的研发经验与研究方法,围绕山区桥隧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更系统、更前沿的研发工作,为集团乃至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安全运营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