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集团要闻
全国生态日 | 贵州公路集团:路景相融 绿动山河

今天是全国生态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20年前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

“两山”理念

已升华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作为交通建设领域的践行者

贵州公路集团始终将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贯穿于公路建设全周期

通过技术创新 模式探索与精细管理

在喀斯特山区绘就了

一幅幅“路景相融 绿动山河”

的生态交通画卷

百花湖大桥位于百花湖二级水源保护地,主塔毗邻百花湖仅8米,项目采取闭环施工模式,通过对所有用水进行封闭管理,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百花湖大桥自进场以来便建立绿色建造评估机制,通过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及环保措施推动绿色建造各项工作改进和提高,逐步开展梁场边坡绿色防护。

百花湖大桥项目严格按照“三同时”标准对便道、桥下等施工点进行覆土复绿,开工至今未发生过一起水源污染的事件。

纳晴12标大力推进“生态路”建设,通过制定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强化绿色施工培训……一步一步落实绿色施工各项目标,全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

乌蒙山大桥主拱圈采用可横移式大吨位无塔架缆索吊装系统进行施工,无塔架横移方案减少了横移塔架约2000吨,从而实现节能减碳绿色施工目标。

乌蒙山大桥预拼场采用上下双台阶布置,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减少山体开挖,最大程度做到最小的破坏,避免额外征地修便道,既节约用地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贵平13标施工现场,只见群山延绵不绝,绿树一望无际,春风拂过,绿意涌动,包括漕渡河大桥在内的11座大桥,正就着满山的“绿意”,奋力生长。

贵平13标项目漕渡河大桥施工期间,项目部在大桥两侧设置三级沉淀池,将集中收集的污水、废水放入池中静置沉淀,等到池中的水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河中。

贵平13标熊冲3号大桥穿林而过,为了减小桩基施工对周边山体、植被的破坏,项目部始终贯彻“少开挖、少破坏”的理念,在进行桩基施工时严格控制在原地面进行孔桩开孔。

贵州公路集团兴义环城高速建设团队通过统筹策划、生态选线、灵活运用指标和个性化设计等,运用基于零弃方理念的动态精细化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景观仿真两项绿色设计技术,促进公路与自然、人文的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生态文明与基础建设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兴义环城高速旧屋基隧道应用基于DFLED新型灯具低位照明与光伏供电的公路隧道绿色照明技术,同时还在兴义环高双山、小店子隧道成功应用,每年可节约用电160万千瓦时以上。

贵州公路集团聚焦“交通”+“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兴义环城高速公路沿线闲置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以光伏发电的清洁能源来解决自身的用电需求,建设贵州首条绿色能源公路。

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示范高速公路项目,盘兴高速以全寿命周期理念为指导,在生态环保、集约资源、节能减排等方面作了创造性探索和实践,通过桥梁方案替代良田土地资源占用、优化路径节约用地、智能光伏隧道照明系统等措施,有效减少碳排放,保护了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生态环境。

G356大落公路为改扩建工程,其旧路利用率为83.9%。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守住“生态底线”,算好“利废账本”,在旧路开挖期间,对水稳、沥青等废料进行分类回收,结合项目施工实际,谋划二次利用。

G356大落公路针对线形调整后的剩余老路边缘,因地制宜修建绿化带与花池,并用施工期间剥离的表土进行回填,并种上绿树花草,实现“废地”变“花园”。

G356大落公路建设新型环保沥青拌合站,采用新型设备和天然气生产沥青混合料,在节约燃料、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废气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