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飞控精英录 | “翼启飞”战队用无人机画出筑路科技新轨迹

在日前落幕的贵州公路集团无人机操作技能大赛中,第三工程公司“翼启飞”战队以93分、仅落后冠军1分的微弱差距,拿下大赛亚军。三位来自项目一线的飞手,凭借日常工程实践中锤炼出的精准操控与建模能力,在多个高难度项目中表现出色,展现出科技赋能公路建设的扎实力量。

“翼启飞”战队默契配合

“翼启飞”战队首先由毕节南环5标的工程内业主管李登勇出战。他从2018年起便利用无人机跟踪项目进度,实战经验丰富。尽管赛前试飞屡遭挫折,在游龙穿云环节,还碰坏了一个桨叶,但他不言放弃,换上备用桨叶又继续练习。比赛中,他操控无人机在复杂场景中灵活避障,其精准的航线规划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让他在单项评比中位居前列。

李登勇操作无人机

负责“秘境寻踪”航拍任务的白萍来自贵安三标工程科。自2021年接触无人机以来,她持续用镜头记录工程进展,百花湖大桥就是在她的镜头里一步步“长高变长”。比赛中,她通过对预设点位进行高效影像采集,图像清晰、角度规范,其技术可直接用于公路工程测绘与地形勘察等场景,为项目规划提供精准的可视化数据支撑,有效提升测绘的效率与安全性。

白萍在比赛中

汪诗诚在无人机指定目标物体建模项目中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早在大学时期便对无人机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是同学中较早接触并钻研无人机应用的“先行者”和“发烧友”。2016年参加工作后,作为项目部的专职质检员,他敏锐地意识到无人机技术在工程质环巡检、施工进度监控、高危区域排查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主动请缨,长期兼任项目部的无人机飞手,利用无人机完成了大量施工现场的巡检任务,积累了丰富实操经验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质检工作的效率与覆盖面。比赛中,他通过多角度扫描与数据处理,快速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模型精度达到工程检测标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检测与质量监控,是实现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支撑。

认真建模中的汪诗诚

此次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贵州公路集团推动“科技兴路”战略的生动实践。无人机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公路建设、养护与应急管理等环节,推动传统地面巡检向“空地一体”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型。“翼启飞”战队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无人机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助力科技赋能公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为智慧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