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集团要闻
又双叒获奖了!

近日

2025年贵州省力学科学技术奖

评选结果公布

贵州公路集团自主研发的

三项施工技术

顺利斩获

两项二等奖 一项三等奖

立足于复杂工程建造领域

如何做到安全与高效并行?

一起来看↓

01

曲线不等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

无临时支墩精准顶推施工技术研究

二等奖

在跨越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进行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施工时,传统方法面临防护棚搭设风险高、预制吊装威胁行车安全、桥下空间不足难以设支墩等难题。“曲线不等跨钢混组合梁桥无临时支墩精准顶推施工技术”通过优化钢梁结构设计和连接杆件、设置承载底板,并以整体现浇替代小块预制板吊装,有效免除了布设临时支墩的需求。该项技术显著提升了顶推过程中主梁高程和轴线控制的精度与稳定性,成功实现曲线不等跨条件下大吨位钢混组合梁的无临时支墩顶推施工,有效提升施工安全和效率。

02

软弱围岩浅埋连拱隧道

二台阶六步机械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二等奖

该技术针对连拱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需求,创新采用“全机械化+洞内出洞”的开挖方式,大幅降低因施工振动对围岩及上方构筑物产生的影响。创新采用“二台阶六步开挖”流程,有效减少对软弱围岩的扰动次数和强度,降低沉降与变形风险。

传统的“中导洞先行+爆破开挖”工艺易因爆破振动扰动围岩稳定性,导致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开裂。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城市密集区、环境敏感区域的隧道建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03

山区高墩(塔)高性能混凝土

泵送逐模分级施工技术研究

三等奖

该项技术通过严控原材料调配和创新混凝土配比设计,显著增强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可泵性,有效提升了山区高墩、索塔等超高结构物的混凝土泵送浇筑质量。技术成功应用于200米级以上超高索塔的混凝土施工,以高性能混凝土的高质量逐模分级泵送,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配套研发的骨料输送专利装置,凭借其筛网除杂组件、拨杆式下翻组件及振动侧推组件,有效避免了因水灰比失控导致混凝土外观缺陷、28天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局部堆积等问题。

此次获奖是对集团在解决重大工程实际难题、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相关技术已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未来,集团将持续聚焦一线建设中的关键难题,深化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以科技驱动发展,为贵州省乃及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可靠、高效、安全的施工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