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飞控精英录 | 空中竞技 智绘未来

在贵州公路集团无人机操作技能大赛上,第七工程公司翼启凌云队、第九工程公司筑路鹰隼队和第八工程公司筑路先锋队凭借优异表现荣获大赛三等奖。他们在赛场上“翼”往无前,用科技之翼展现创新驱动、智领未来的风采!今天的“飞控精英录”,让我们一起读懂这场“空中竞技”背后的故事。

翼启凌云队

高空勘测 让建模栩栩如生

队员李小鹏不仅是项目技术主管,还是“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曾为大娄山服务区、贵安新区住宅配套等项目拍摄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在障碍穿越环节,他沉着指挥队友完成“S形绕桩”“千钧一悬”等高难度动作;在实景建模项目中,他仅用56张图片就高效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远少于其他选手的200余张,每一个细节都对应着实体产业园环境的尺寸参数,最终以37分的高分脱颖而出。李小鹏说,“从勘察到竣工,无人机正以‘小身材’发挥‘大作用’,不仅改变了工程建设的作业模式,更推动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地配合,充分展现了无人机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与技术潜力。

筑路先锋队

分工协作 技术融合展风采

第八工程公司“筑路先锋队”由飞手严彪、航拍师鄢仕均和队长宋琳组成,三位成员各有专攻、优势互补——46岁的宋琳是团队的“定盘星”,有着20多年一线丰富施工管理经验,赛前制定了“分步骤衔接、全流程预判”的策略,负责整体节奏把控与风险应对;37岁的严彪是核心飞手,对无人机的操控得心应手,能精准控制悬停、转向、起降等动作;37岁的鄢仕均精通特写拍摄与参数设置,能熟练运用大疆智图软件完成模型重建,是团队的“技术后盾”。在建模赛项中,团队仅用8分钟便完成5种目标物品的特写拍摄。从精准操控的“空中舞者”,到细节捕捉的“镜头眼睛”,再到数据打磨的“建模工匠”,这支“空中尖兵”用专业与专注在赛场上交出了亮眼答卷。

筑路鹰隼队

以云端之翼 铸精度之魂

第九工程公司“筑路鹰隼队”由韦朝贵、谯雨滔、龚治语组成,3名队员均具有四年以上无人机飞行经验,在项目一线日常负责工程进度航拍与亮点工程记录。比赛中,飞手韦朝贵精准完成“洞见未来”“同心逐梦”等高难度动作;谯雨滔在航拍环节快速定位目标物,仅用4分04秒完成拍摄;建模师龚治语运用大疆智图软件,基于150余张照片生成分辨率达1.503cm/px的高质量模型。他们表示,“成绩源于日常积累,这次比赛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